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江淮传真
安徽“未来产业”,可期!
    发布时间:2025-09-23  浏览次数: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政府发布需求,企业路演方案,资源精准对接。9月22日,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要专项活动之一,安徽省未来产业场景对接会在合肥举办。这不仅是一场对接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共同奔赴。

  政府支持有力度

  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它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与经济格局的先导力量。

  “安徽因地制宜谋划产业蓝图,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未来产业法规,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未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文峰介绍,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上,安徽坚持筑牢制度根基,构建产业“四梁八柱”。

  聚焦未来产业成长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安徽探索构建从“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场景试验—产品推广—企业孵化—产业集聚”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努力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打通供给侧与需求侧、联通孵化端与产业端,一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成果正在加速涌现——

  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走在世界前列;量子科技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首居全国第5;低空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在未来产业孕育期,技术策源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0到1的技术突破,场景创新和产业培育就成为无源之水。”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认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周期较长,需要政府及相关支持机构秉持长远的战略眼光,保持政策与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技术策源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王晓明表示,希望安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构建“前沿预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全链条策源体系,巩固扩大先发优势。

  应用场景有需求

  “正是未来产业的显著特征,决定了未来产业对场景创新存在先天的依赖和好感。”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总经理陈文丰表示,期待安徽制定垂直赛道场景,打造超级场景与标杆项目,以场景创新驱动未来产业腾飞。

  2024年,安徽首批布局了合肥量子科技、芜湖低空经济、蚌埠智能传感器、马鞍山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等1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对接会上,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四市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集中发布了一批高价值场景机会和能力清单,涉及量子科技、商业航天、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和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7大赛道,全方位展示安徽省前沿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创新场景与优质项目精准“牵手”。

  芜湖市自2013年起培育低空经济,锚定通用航空领域,2019年就实现了“不出芜湖造一架国产通用飞机”的目标,如今已经集聚低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200家。“我们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新技术在‘试错’中寻找‘试对’,为每一位创业者、投资者提供创新成长的沃土。”芜湖市湾沚区副区长朱应华说,此次发布聚焦十类应用场景,梳理22个应用场景机会。

  同时,对接会还发布了34个省级标杆及优秀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示范牵引新技术和新产品试验验证、迭代升级、规模商用。

  企业发展有信心

  路演企业纷纷亮出“技术家底”,涵盖低空安全、“AI+文旅”、智能机器人、AI眼镜等前沿方向,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与产业方代表的密切关注。

  “我们推出的‘AI伴游’,正是瞄准了新文旅消费中的体验型场景。知识传播通常被认为是一件严肃的事,但通过智能技术加持,知识可以变成旅途中的风景。”科大讯飞科协副主席、科普研究院院长包明明说。

  “安徽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文件政策里,而是通过具体可感可知的项目,实实在在的举措来帮助企业培育新的赛道,找到新的增长点。”她提到“AI伴游”也获得了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的支持。“这种认可和助力,让我们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底气。”

  包明明认为,未来产业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将是一场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人、机器、人工智能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很多科幻题材其实都是现实技术的超前投射。而今天,我们正在把这样的‘科幻’变成可触可感的现实。”

  在路演对接环节中,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AI眼镜。李未可科技合伙人张建华表示,正是看中了安徽在未来产业布局上的前瞻性与行动力,企业才从杭州来到了合肥。“安徽在推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思路清晰、章法明确,不仅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更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链资源整合和组织能力,这种氛围非常吸引我们。”

  谈到行业前景,张建华充满信心地描绘出一幅未来生活场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将逐渐被更轻便、更智能的可穿戴AI设备所替代。不是完全取代,而是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会越来越多地用于可穿戴设备上。”

  这场对接会,不仅是技术的展示、资源的汇聚,更是一次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清晰勾勒。在这场面向“明天”的竞赛中,安徽正努力抢跑,把“未来”写进今天的现实。

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11013180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05 联系我们:0550-7771220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0-777122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tcs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