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江淮传真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汽”宇“宣”昂
    发布时间:2025-09-29  浏览次数:

央广网宣城9月29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在安徽鸿桥空气减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鸿桥”)的生产车间,机械臂正精准抓取空气弹簧活塞部件有序装配。“早在2016年,我们就主导编制了油封弹簧行业标准。2024年,我们又主导编制了空气弹簧活塞、盖板两项行业标准,今年已发布实施。”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红杰说。

主导产业 势头强劲

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从一个乡镇弹簧厂开始,到2021年成立子公司安徽鸿桥,再到2024年荣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历经4次关键的转型升级,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

凭借40项专利技术,安徽鸿桥成功叩开了全球顶级供应链的大门:空气弹簧活塞、盖板系列成为德国大陆集团在国内的独家供应商,油封弹簧产品得到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的认可,直接用于主机装配之中。国际订单占比突破35%,完成了从“国产替代”到“技术反哺”的华丽跃升,用品质证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红桥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宁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生态滋养。在“内培外引”的原则下,宁国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致力于构建多点支撑、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如今,当地既有红桥、中鼎、保隆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又有一批中小型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

即便是放在全国的维度上,宁国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它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非轮胎橡胶零部件生产基地、其高性能密封件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宁国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入选首批长三角产业质量提升示范试点、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核心汽车零部件)、全省首批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核心基础零部件)……

宁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是宣城市谋篇布局的结果,宣城市更是将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全市首位产业。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安徽汽车产业“汽”势如虹,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宣城市在两百公里黄金配套距离范围内,集聚了一批整车生产企业。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特斯拉等知名品牌整车生产企业,到比亚迪(合肥)、蔚来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都为宣城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生产和物流配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谋篇布局 双核驱动

对于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来说,今年的5月5日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节点。这一天,立讯精密年产10万套混动五合一动力总成及40万套新能源汽车挤塑铝排项目的三台电驱总成正式下线。

从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到4月9日第一批设备进场,再到5月5日三台电驱总成率先下线,该项目仅用4个月时间,展现了“宣州速度”的硬核实力。

作为宣州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关键企业,立讯精密自2017年落户以来,始终为汽车顶级零部件一级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配套服务。从2019年的0.8亿到2024年的40.65亿元,营业收入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夏克强告诉记者:“四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将新建年产1000万套新能源智能网联及智能驾驶汽车产品生产线。达产后,将新增营收约20亿元。”

作为安徽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讲究“布局”与“打法”。以宁国、广德为核心,宣城经开区、宣州、郎溪等地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呈现“双核驱动”布局,再以龙头企业领跑细分赛道,聚集了中鼎集团、永茂泰、华域皮尔博格、保隆汽配、立讯精密等一批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部分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

从上游模具、有色金属、正负极材料等原材料加工,到中游传动轴、轮毂、密封件、制动盘、缸体缸盖、车身冲压件、铸(锻)造、精加工、内饰配件等环节加工,以及制动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总成产品、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专用车等制造,再到下游质量检测、车辆测试、充换电基础设施生产建设、售后服务、租赁服务、回收再生等,整个产业链体系已相对完整。

截至目前,宣城全市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700余家,2024年产值超850亿元,增长20%;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70家,数量居全省前列。今年1-8月,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35.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个百分点。

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11013180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05 联系我们:0550-7771220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0-777122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tcs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