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 |
作风建设如何常态化长效化?作风、发展如何两手一起抓?
9月9日,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合肥召开。“皖高峰”注意到,就作风建设,全会作出重要部署——通过《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此将作风建设制度化,重在抓日常、抓长期、抓长效。
9月9日,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合肥召开。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制度管长远。“省委研究制定意见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的有力保障。”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表示。
一直以来,特别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学习教育抓得很紧很实,全省上下更加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更加有效遏制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可感可及,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效果持续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教育过程中,安徽创新开展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乡村,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
在芜湖市鸠江区,区委领导在访企入村中发现,辖内一社区因特殊原因尚未接通天然气,居民普遍使用瓶装燃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随即,区有关部门与燃气公司对接,后者将特事特办,在明年6月底前让小区实现通气。
宣城市则从“有求必应”到“问需于企”“问计于民”,已办结企业群众诉求1881个。同时,由解决“一个问题”转向解决“一类问题”,梳理确定市级层面15个重点共性问题并强力攻坚解决。
截至目前,安徽各级万余名领导干部已走访2.5万多家企业,问题办结率96.6%;暂时解决不了的,也努力做好沟通以及跟进工作。
“皖高峰”注意到,今年以来,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明显。
有数据为证。
今年上半年,安徽GDP同比增长5.6%,高出全国0.3个百分点,彰显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奇瑞汽车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建设。一台车跑出“新速度”,竖起好榜样。今年1—7月,安徽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位居全国第1。
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得以强化。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3万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5万家、居全国第5位,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90户、居全国第8位。
来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上半年,消费方面,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1亿元,同比增长5.5%;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2%;出口方面,全省货物出口3098.5亿元,增长15.4%,其中,“新三样”产品出口371.3亿元,增长67.8%。
再聚焦民生领域。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1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
气可鼓不可泄,目标要“赶”不可降。紧盯沪苏浙,放眼长三角。抓紧每一天,使劲往前赶。当前,安徽正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奋力“往前赶”——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地区往前赶、各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眼下,正值决战三季度、决胜全年度的关键节点。省委全委会强调,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对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要盯紧目标,全力打好攻坚战。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抓硬道理就得有硬作风。安徽将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一手抓作风一手抓发展两手一起抓。
千难万难,不干就难。这条路那条路,只有干,才有出路。“我们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进一步提升干群‘干字当头、创先争优’的精气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把越来越多‘不可能’变成‘一定能’。”省委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