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郑集镇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 |
大屏幕前,老兵指尖轻抚勋章,眼中泪光闪烁,仿佛重回峥嵘岁月;课堂里,孩子们握紧画笔,勾勒出他们心中的英雄形象。跨越80年的精神火炬,正以新鲜而富有生命力的方式在郑集镇传递,照亮着新一代人的初心。
在这个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的日子里,郑集镇团委紧扣“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砥砺青春”主题,创新组织形式、拓宽参与范围,通过集中观影、座谈交流、校园宣讲等系列活动,让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在基层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集中观影振民心 干群共话强国志
9月3日上午,郑集镇设立1个主会场和7个村(社区)分会场,组织300余名机关青年、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和村(社区)居民,共同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实况直播。
主会场选址于郑集镇678乡愁记忆馆,这里承载着当地的岁月变迁,更让红色教育多了一份历史厚重感。上午9时未到,主会场内已是济济一堂,大家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静静等候阅兵式开始。当嘹亮的军歌响起,阅兵式正式拉开帷幕,铿锵有力的步伐踏响大地,整齐划一的方队气势如虹,威武精良的装备彰显国威,每一个画面都令人心潮澎湃,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那是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更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
阅兵式结束后,各会场分别组织座谈交流。镇党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带头分享体会,他指出:“抗战精神是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源泉。我们要深刻汲取抗战精神中‘团结奋斗’的内核,将其转化为推动‘书香郑集’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打造‘景美人和、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镇,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退役军人陈业军表示:“阅兵让我心潮澎湃,往日军旅生涯依然历历在目。在工作中,我定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敢啃‘硬骨头’、勇打‘攻坚战’,用实际成效诠释退伍不褪色的责任与担当。”
校园教育润童心 红色基因代代传
当日下午,郑集镇团委将教育活动延伸至校园,联合郑集镇小学、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开展“光影映史铭初心·故事润心育新人”主题教育活动。
40余名三年级学生集中观看红色电影《八佰》。英雄将士们在四行仓库浴血奋战、坚守阵地的场景,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一个个舍生忘死的瞬间,深深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他们为什么不怕死?”学生小李轻声问道。“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祖国,肩上扛着守护家园的责任,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安稳日子,他们愿意挺身而出。”青年教师周正莲温柔地解答,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传递着英雄精神的内涵。
滁州市老兵宣讲团成员郑赞身着海军服登上讲台,以“蓝天勇士·航天英雄”为主题,为孩子们讲述新时代强军故事。他以“在你心目中,英雄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切入,重点介绍了新时代英雄飞行员张超为挽救战机壮烈牺牲的故事。“英雄不是天生无畏,而是选择勇敢。”郑赞动情地说。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英雄主义的内涵和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绘画环节。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军人、航天员的形象,并写下“长大我也要保卫祖国”“向英雄学习”等真挚寄语。
郑集镇团委书记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次系列活动通过多场地、多群体、多形式的组织方式,让抗战精神更加可感可知。”下一步,郑集镇团委将继续用好本地红色资源、拓展教育形式,推动党、团、校育人链条贯通衔接,引导青年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挺膺担当,让抗战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的光芒。
(闵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