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千秋街道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 |
“签完字心里就踏实了,社区干部把政策讲得很明白,办事也公道。”近日,天长市千秋街道永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村民周银福通过手机小程序完成土地二轮延包网签后由衷感慨。至此,永安社区以土地二轮延包100%网签率提前10天圆满收官,成为全街道首个“交卷”的社区。
自年初全市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以来,永安社区坚持“政策为纲、民生为本”,以“钉钉子精神”破解难点堵点,用实干实绩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延包答卷”。
高位推动织密“责任网”
“延包工作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社区党委书记周红叶在年初工作部署会上掷地有声。为确保政策落地不偏航,社区严格对照“八步工作法”,即成立机构、摸底核实、制定方案、开展调查、审核公示、签订合同、完善证书、资料归档,相继成立了由社区“两委”成员、居民组长、社区法律顾问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建立“每日调度、每周研判”工作机制,将9个居民组的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针对部分社区两委成员和居民组长对“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理解不深,执行有顾虑的问题,工作组第一时间组织专题培训,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形式,用通俗语言讲解政策要点,统一思想认识。
破题解难架起“连心桥”
延包工作推进初期,部分居民组因“外嫁女确权”“新增人口权益”等问题引发种种矛盾,其中最棘手的是“外嫁女能否在娘家确权”的争议。“有的小组认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不愿给外嫁女确权,有的外嫁女担心权益受损,坚持要签协议,双方矛盾一度激化,甚至闹到了信访局。”千秋街道农经站站长于超伟对此记忆犹新。面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社区党委迅速介入,逐组召开“板凳会”“夜访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外嫁女自主选择确权地正是权益保障的体现。”周红叶不仅要向延包小组讲清楚政策,平时做工作还要向村民算好“民生账”:“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大前提下,外嫁女确权不会挤占其他家庭份额,而是男女平等法治的体现。”经过一次次耐心沟通,39户外嫁女最终全部完成确权签约。
民生为要守好“责任田”
“2016年确权时我们组有三十几亩低洼地用于水产养殖,后来改造为耕地分给各户,但一直没确权,心里总不踏实。”陆圩组组长万德龙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针对2016年土地确权后因土地流转、复垦等新增的60余亩承包耕地,永安社区坚持“不漏一户、不荒一地”,组织工作组逐地块核查,结合户籍信息、流转合同等佐证材料,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补充登记确权,让“问题田”变成“安心田”。“现在地有了‘身份证’,流转更放心,分红也更有保障。”万德龙笑着说。
从政策宣讲到矛盾化解,从精准登记到暖心服务,永安社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延包工作,不仅提前完成目标任务,更探索出“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分类施策”的工作经验。“延包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周红叶表示,下一步永安社区将持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探索“土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让农民“承包地”真正变成“致富田”。
仓廪实,民心安。永安社区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解难题,才能让政策落实有力度、民生保障有温度。
(董友杰 蔡志海 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