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江淮传真
以智能制造为“笔” 描绘安徽工业新图景
  信息来源: 安徽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5-07-28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聚焦加快生产方式变革,安徽以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为重点,大力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用“人工智能+”助力制造业向新、向智、向绿而行。

  在神州鲲泰合肥生产基地,每一台服务器都要经过24小时拷机,也就是压力测试,合格后才能下线。过去,转运这个环节全靠人工完成,一台服务器重达三四十公斤,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碰撞导致产品瑕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基地开建的时候,企业就瞄准了智能制造。

  拷机区域是立库式的,容量是大概500台。每一台设备在下线之前自动地入库,以及自动地分发到每一个库位,在压力测试24小时后,然后自动地出库。

  现在,神州鲲泰合肥生产基地的自动化率已经达到七成,部分工序自动化率超过九成,较传统模式翻了一番,跑在国内同行业前列,企业打造世界级智能化5G+智慧工厂初见成效。

  产品从上线一直到离开,在过程里面,除了一些现阶段还不是特别有成熟的技术方案的,基本上都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满载标配的人力可以降低大概40%左右,但是它的产能提升30%,同时能够更好地保证质量的一致性。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是安徽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之一。从“十三五”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到“十四五”的数字化转型,安徽始终把工业生产方式变革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政策引领,给予金融扶持,建立“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培育路径;在重点行业、重要领域谋划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标准制定行动方案,提出分层级、系统性、规模化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以智能制造为“笔”,在全省范围内描绘工业生产新图景。

  对标国家标准开展智能化改造,构建智能工厂、基础支撑、解决方案“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四个层级梯度培育智能工厂,进一步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眼下,在安徽,智能制造已从“点状突破”转向“全面推广”。马钢集团依托智能炼钢系统,吨钢能耗降低15%;江淮汽车建成新能源全柔性生产线,可同时量产多款车型,换型时间仅需1分钟;联宝科技通过智能化改造,产能提升5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24小时;主打研发、制造电力装备的广远公司,在制造端引进数字化、智能化,成功入选了国家第二批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

  我们投入2000多万元,加载了14套机器人以及30多台智能化设备。以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为契机,重构发展基因,我们要打造一个更高效、更绿色的广远。

  以智能制造重塑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截至目前,安徽已累计组织5800多家企业完成智能制造能力自评估,数量居全国第4位;家电、汽车、建材等传统行业智能化改造率超过40%;培育基础级智能工厂1129个、先进级智能工厂284个,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20个、居全国第2位。

  安徽省在国内比较早地做了很多的探索、做顶层设计,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企业积极地作为,从目前来看,安徽的智能制造的实施的情况在国内应该还是处于前列的。我们下一步应该是把我们企业的产品、研发、竞争力的提升和智能制造紧密地关联起来,针对不同的企业的类型特点,把智能制造做得更好。

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1301795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05 联系我们:0550-7771220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0-777122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tcs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