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江淮传真
【文明的力量】“当代愚公”让荒山变林海
    发布时间:2025-07-12  浏览次数:

一条扁担挑树苗,一把砍刀砍杂草,一个铁镐挖树宕,一根树枝做拐杖。

40年来,易厚掌用一双厚厚的手掌,将荒山变成林海。

易厚掌,家住马鞍山市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今年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我从小就喜欢绿色,打心底里想承包荒山,绿化西塔山。”1985年春,时任陶厂镇西塔行政村易庄村生产队长的易厚掌,从广播里听到国家要对林业实行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三定”政策,便找到县林业局,签订了承包荒山造林的合同。

承包荒山种树,投入大、周期长、回报小、风险高,很多人都不看好。易厚掌毅然带着母亲、妻子和三个孩子一起搬进了大山,开始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坚持了十年,终于在西塔山开荒造林2000多亩,栽植的幼苗长成大树。

眼看成果初显,意外却发生了。

易厚掌回忆,1996年1月,一场大火将树烧得精光。祸不单行,老母亲因劳累过度、接连打击而去世;4天后,妻子在山上补苗时,一头栽下去,再也没醒来。

悲痛欲绝的他将两位亲人埋在西塔山,咬紧牙关,依旧没日没夜地在山上栽苗、清杂。“没人搞,就荒掉了!”易厚掌说,“说过要把山变绿,我就要做到。”

长年累月的劳作让易厚掌的双手变得厚实而粗糙,老茧层层叠叠,虎口处因常年握持锄头、铁锹等造成的皲裂合了又裂、裂了再合,即使用针扎也没有痛觉。“谁让我自小名叫厚掌呢,名副其实嘛。”易厚掌打趣道。

为更好的开山造林,易厚掌把远在北京从事餐饮业的儿子易成兵叫回来,与他一起上山种树。父子俩到林业科研机构和大型科研农场,学习科学造林的经验,并请来专家指导,调整树种结构,淘汰退化林种。

近年来,易厚掌在儿子的帮助下,探索以经济林养生态林的模式,种下700多亩茶树、油茶树,在林地间套种芝麻、中草药、花生等,并将这些作物种植产生的收益再次投入补绿、护绿中。父子俩还成立林业合作社,从油茶树苗供应到指导栽植,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同时,他们还开辟出200多亩“好人林”基地,供志愿者栽树,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造绿护绿的行列。

如今,西塔山五个光秃秃的山头全部披上了绿装,易厚掌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当代愚公”,西塔山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易厚掌山”。

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1301795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05 联系我们:0550-7771220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0-777122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tcs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