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市住建局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 |
在皖东水乡天长市,一座占地20万平方米的尾水生态湿地公园正在悄然优化城市污水治理体系,借助自然生态特征将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尾水转化成生态净水,成为天长市水环境治理提升的“绿色样板”。
自然降解巧治水。天长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利用项目位于红草湖湿地公园北侧,依地形而建。采用“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组合工艺,通过生态滤料、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降解污染物,设置水动力补偿装置增强水体流动性,使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地表Ⅱ类标准,有效提升天长母亲河(白塔河)水质。
资源循环惠民生。净化后尾水不仅补给湿地水系,更用于公园绿化及市政用水,年生态用水量超百万立方米。如今的红草湖,茂密“水下森林”随波摇曳,白鹭、鱼虾、浮游生物等在此栖息穿梭,生物多样性较治理前提升40%。
长效运维筑示范。项目专业运维团队通过动态监测调整植物配置,定期开展清理维护。该项目也被选为全市中小学校参观的环保教育基地,自2021年下半年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研学团体超5000人次。
目前,我市正在投资0.9亿元建设合群水库、合群河口、浔河口等3座生态湿地,预计今年底前完工,建成后可日净化内河水体8万吨,届时城区内河水质将得到显著提升。
一直以来,天长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达标排放”到“生态惠民”,因地制宜的采用“生态湿地+水体循环”创新模式解治水之困,为皖东地区污水协同治理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陈培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