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滁州新闻
聚法治之力,绘幸福之“滁”
——滁州市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4-14  浏览次数:

法者,治之端也。

回望过去的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成功跨过“4000亿元”关口,稳居安徽“第三城”。发展的背后透视,奋进中的滁州,前行的每一步都激荡着法治力量。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主体评价保持全省领先,省级平安建设县(市、区)实现全覆盖,2个单位、3名个人获评全国“八五”普法先进单位、先进个人,2个单位、5名个人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巩固提升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奋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统筹谋划,奏响法治建设“最强音”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在推进法治政府创建过程中,我市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以法治之力筑发展之基。市委常委会将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把法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制定法治滁州建设“出亮点、走在前”重点监测指标,实施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和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决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听取和研究我市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述法,市县乡三级召开专题述法会议109次。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实施办法,对领导干部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开展专项测评,年终述法考评率保持100%。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是重大政治任务。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研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举行专题学习会201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纳入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专题教学。

高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带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更不断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市坚持“制”上发力,持之以恒提升依法民主决策水平。围绕新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服务改善等领域,完善制度供给,出台《滁州市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滁州市水文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

开展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累计梳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909件,其中修改45件,废止320件,失效99件;动态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政策文件69件。

着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事项、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率保持100%。

深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制定《乡镇(街道)、园区合法性审查工作提升方案》,加强合法性审查品牌和规范性文件廉洁性审查制度建设,推动公职律师参与合法性审查,不断提升基层依法行政水平。

放管结合,打好法治服务“组合拳”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依法履职,打好法治服务“组合拳”,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探索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全省率先试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清单管理制+分离登记”,招投标“电子暗标横向评审”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推广。

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域覆盖,推动便利企业跨区域迁移,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一门办理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9.8%,173个高频事项全程网上“跨省通办”。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803项证明事项“免提交”。

出台《滁州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年度任务清单,持续深化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法治服务增值、行政执法监管提质等十项行动。健全公共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政策资金“一键送达”长效机制,“皖企通”滁州分厅在线兑付奖补惠及企业904家。

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公正文明备受群众关注,这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头戏。

我市着力强化执法为民,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探索实施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对企业实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合规指导”的“全链条”闭环执法,全市完成行政处罚案件“三书同达”1740余例。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制度,推动“多部门分散执法”向“一体化集中执法”转变。全市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512次,减少重复检查932次。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举办全市乡镇(街道)法制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等法律知识培训班,积极做好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全市共录入398家单位及11107名执法人员信息。

深入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开展乡镇(街道)赋权评估,选取4个乡镇率先开展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试点,着力打造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滁州样板”。

民生为重,筑牢法治社会“新格局”

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如何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法治环境?

我市坚持强化制约监督,全面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监督,市政府系统认真办理人大议案3件、建议205件和政协提案345件,满意率100%。

深化政务公开,全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6.5万条。深化府院、府检联动工作,健全“季度通报、半年会商、年度联席”工作机制,按期办理回复司法建议15件、检察建议897件,办结率100%。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市共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240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9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60.8%,全省最高。

法治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

为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暖与力量就在身边,我市着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和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在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法治服务专窗。推深做实公证服务、民商事仲裁、司法鉴定和法律援助等工作,聚力打造“亭解忧”服务品牌。全市共办理公证42846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982件,受理仲裁案件2112件,每十万人办件量均位于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全面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体系,实现乡镇(街道)“一站式”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全覆盖。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批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切实提升基层法治建设队伍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创新建设覆盖全市的“小、精、近”便民普法阵地和法治文化旅游线,高标准建成滁州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加快打造“1+9+N”法治文化阵地。

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1301795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05 联系我们:0550-7771220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0-777122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tcs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