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江淮传真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抢滩具身智能新赛道 安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奔跑”
  信息来源: 安徽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5-03-25  浏览次数:

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产业上,安徽积极进行前瞻布局,去年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集聚产业链企业约40家。眼下,各地正抢抓机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抢滩具身智能新赛道。

在位于合肥包河区的零次方机器人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正在对这款人形机器人进行性能测试,作为企业自主研制的首款低功耗、高性能通用型安全人形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完成拳击、叠衣服等多种复杂动作,还能顺利通过楼梯、斜坡等复杂地形,展现出较强的运动能力。

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 闵宇恒

人形机器人其实目前已经到第四代,它的最大的一个特色其实就是安全,我们在人形机器人的安全算法以及全身控制上面做了一定突破,不伤人类、不伤环境、不伤本体。

这支来自清华大学的创业团队,是安徽本土孵化的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之一,今年1月,企业成功完成数千万元的融资,并获得了千万元级别的订单,今年计划量产200台人形机器人。

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李宜哲

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像汽车一样,作为一种大宗消费品,作为办公助理、家庭保姆等逐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我们也是在向这个方向进行持续地研发。

今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具身智能的关键载体之一。数据显示,安徽目前已有涉及人形机器人高校院所研发团队13个,产业链企业约40家,已形成整机产品8个。在芜湖,眼前的这款人形机器人,拥有埃夫特工业机器人积累下来的大量数据,在工业场景下更加智能,并且可以抗击50公斤以上的冲击力,而同类产品只能抗击20公斤。

启智(芜湖)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官 李浩来

我们人形机器人也继承了我们埃夫特在工业机器人下面的一个基因,对工业场景理解深刻的一个基因,对优化我们的算法和模型,在产品的控制精度方面会有比较大的一个突破 。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芜湖市向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发力,深耕具身智能领域,目前已汇聚埃夫特、酷哇、行健、奥一精机等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多家,2024年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借助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之势,蚌埠市的这家科技公司致力于算法模组智能优化,目前在机器狗上的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企业将下一步的研发重点聚力在开发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语音交互算法模组。

蚌埠广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杰

基于像云深处、宇树这样的人形机器人硬件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些二次升级和迭代,开发了一些模组,给予机器人更多的一些算法,它可以去识别人物,进行语音交互。

蚌埠市依托200多家智能传感企业集群优势,聚焦智能传感与新材料领域双向突破:一方面着力提升人形机器人“五官”感知能力,开拓多元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柔性玻璃材料实现机器人结构轻量化创新。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主任 方浩亮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特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谋划建设未来科技产业园,在人形机器人所需的传感技术、玻璃新材料方面持续发力,加速技术转化。

根据《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安徽将在做优整机、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共建生态四大领域集中发力,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产业先导区,构建省级“创新平台+产业基金+招引孵化基地”创新体系,建成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国家自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 研究员 刘进长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是目前机器人领域最热的两个赛道,在制造业 在我们的社会服务业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安徽省对人形机器人(产业)也是非常地重视,而且落到了实处,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1301795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05 联系我们:0550-7771220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0-777122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tcswx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