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浏览次数: |
“爷爷,爷爷,这是什么?”近日,大通镇坝田社区组织中学生来到村史馆参观学习,好学善问的初一学生缪清梅不停地向志愿者询问。“这是一台制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式幻灯片放映机。”坝田社区退休书记、志愿者刘德义耐心解答道。走进坝田社区这座占地约100平方米的村史馆,百姓旧时使用的铁犁、缝纫机、广播盒、煤油灯、算盘、识字证书、各类用章等跃然眼前,用这种特殊的形式,讲述着坝田社区的沧桑巨变。
“馆内现存老物件80余件、村史资料20余盒。”刘德义向学生介绍起村里这些“宝贝”如数家珍。据他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对留住过往生活印记的渴望也愈发强烈。2019年,在大通镇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史馆正式建成。
馆内由展览柜台、展览立柜、展示墙三部分组成,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全方位再现了坝田社区农业发展、村民自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学生们通过志愿者的详细介绍以及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的生动体现,深入了解了悠久的村史、淳朴的民风、家乡的巨变,深切感受了全村人民勤奋团结、和衷共济、同奔小康的新时代发展脉搏。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时时刻刻以革命先烈、战斗英雄、道德模范为榜样,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奋发图强,为建设美丽坝田、推动家乡发展努力拼搏、开创美好未来!
今年以来,坝田社区已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村史教育”活动,通过走出校园,深入村庄等有益的社区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大家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
谈及村史馆下一步建设计划,坝田社区书记许成海说道:“坝田社区将以‘铭记历史、留住乡愁’为目标,继续深入挖掘社区人文历史内涵,让村史馆真正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黏合剂’,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