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农历 乙巳年(蛇) 四月十六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 本地新闻
踔厉奋发开新局 凝心聚力谱新篇
作者: 詹庆文  信息来源: 天长市人民检察院  发布时间:2022-12-12  浏览次数:5016

   神州大地庆盛会,笃行不怠向前行。回望滁州三十年砥砺前行,从发展洼地到兴业沃土,从“城市潜力股”到安徽“第三城”,勤奋勇敢的滁州人用智慧与汗水建起一座蓬勃发展的活力之城,奋楫争先的滁州以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谱写崭新篇章。

   欧阳修笔下“环滁皆山也”的美丽亭城,历经千年而不衰,1992年设立省辖地级市的滁州辗转三十年,更是上演华丽“蝶变”。小岗村18个红手印按下的“生死状”,拉开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大幕,以“大包干精神”为引领的滁州,领改革风气之先,推动各项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探索发展“滁州经验”,推出县域医改“天长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定远模式”、农村垃圾治理“来安模式”等一批先进改革经验,焕发出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生机活力。

   风华正茂的亭城不仅是敢于斗争的典范,更是善于斗争的新秀。在大力弘扬小岗精神的同时,凭借着快人一步的发展智慧,利用紧邻江苏南京长三角经济区、合肥都市圈区位优势,找准定位,乘着东风,抢抓机遇,从“旁听生”变成了“优等生”,从“好邻居”到“一家人”,实现了赶超跨越。看如今的滁州,“洼地”不再,“高地”新立,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智能家电等产业爆发式发展,跨区域产业链深度合作加快融合,高铁轻轨、公路航道立体综合交通日渐完善,滁州在一体化和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上走得又稳又快。

   从产业多点开花到链式融合发展,围绕时代涌现的发展机遇,滁州也在不断深挖自身的潜能,在高质量投资上做足了文章。吸引投资的关键是在诚意,每一项招商引资的背后都不开一群懂经济、爱家乡的干部,他们常年深入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驻点招商,在一线磨炼出业务素质过硬的本领,练就把脉产业的战略眼光,在引进投资上做到有的放矢,为企业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引进投资的核心在于智慧,“一把手”挂帅、组建研究专班,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真正使党建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今日的滁州,已经率先在全省建立起光伏、半导体、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药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八大产业链,形成国内重要的光伏产业发展高地。

   产业兴旺带来的是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集群的效应显著,滁州逐渐成为一座留得住人才、更能吸引住人才的宜居宜业城市。规上工业企业为数以万计的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让宁滁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短,“跨省通办”、医联体建设、合作办学等公共服务方面共建共享水平不断提高,一小时都市圈的便利使越来越多的人安家在滁州,过生“双城”生活。城市的发展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设让这座亭城在现代化风格中展现出了生态动人的美丽景色,蓝天、碧水、净土始终是滁城人民对于生活的理解与追求,“一河两湖一山两城”的打造更是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理解。

   一座城市不仅要有硬度,也要有软度。在增强软硬实力时,更要培育人文情怀。这座兼具淮河之雄、长江之秀,因《醉翁亭记》闻名的滁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大地上,汇集现代智慧,以传统与现代的家国情怀涵育着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三十而立的滁州正以勇毅的青春之姿昂首踏步在通往伟大复兴的光荣道路上。

主办单位 天长市委宣传部 皖ICP备:1301795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4120200005 联系我们:0550-7771220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0-7771220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tcswxb@126.com